【關於哭戲(五)如何才能哭出來?】
學生詢問度最高的問題是:「老師,我要怎麼哭出來?」
有趣的是,你越是刻意想哭出來,就是哭不出來,儘管你心裡再怎麼著急,眼淚就更像跟你作對地,牢牢鎖在眼眶裡不出來,甚至還乾澀得要命。
很多人會有一個謬誤,以為「哭」就是好,就是會演戲,就是能表演自如。
某個程度來說,答案是也不是。
「是」的部份在於,眼淚「可能」(僅是可能)可以了解一個演員是否有進入情境裡。
「不是」則在於,眼淚並不是絕對,演員要詮釋的是角色和一個人,淚水只是副產品而已。
當然,我能理解媒體常會報導某個演員很會哭「演技爆棚」,於是許多人對哭就會有期待。
如果我一昧說明眼淚不是最重要,我想,這也說服不了你,因為你已經被社會價值觀給綁架了。
觀念仍然要說明,好消息哭不哭得出來方法是有的,之後再多寫寫關於哭戲、眼淚的文章。
…
有句話是這麼說:「放逐了惡龍就放逐了英雄。」
人們不喜歡負面的情緒,也不喜歡不快樂、低潮,會盡可能地逃離、抗拒和壓抑,跟這些情緒狀態戰鬥。
試問,誰會喜歡神經兮兮、患得患失、自卑焦慮的自己呢?
但你放逐了惡龍(你不想要的部份),等於你也放逐了英雄(你想要的部分)。